【开栏语】
海盐,自秦置县已逾两千载。在这片沃土上诞生的民间文学,如明珠璀璨,凝聚着世代先民智慧与地域风情,以歌谣、传说、谚语等鲜活形式,记录着劳作生活与精神追求。
薪火相传,弦歌不辍。2025年,海盐县社科联、涵芬启智社科之家联合推出“盐途乡音·吾讲倷听”专栏,精选“千年脉动·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”之《民间文学》经典篇目,每周五晚间7点更新,通过“音频+文字”形式在爱海盐APP呈现,让沉睡的民间故事在数字云端焕发新生。
本期推出“千年脉动·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”之《民间文学》经典篇目——《闻琴桥》。
绘图:孙芳
《闻琴桥》(海盐方言版)
录音:黄利娟
展开剩余83%《闻琴桥》(普通话版)
春秋时东海边一个小村里住着个小伙子,名叫伯牙。从小就十分聪明,三岁会唱歌,五岁会奏琴,七岁到河边割草,九岁帮大人放牛,到十三岁,就敢上山砍柴啦。
伯牙的耳朵特别灵,心特别细,他一边干活,一边留神听各种声音:无论是大雁长鸣,还是紫燕呢喃;不管是溪水叮咚,还是海潮隆隆;就是一阵春风吹来,吹出万紫千红;就是一场春雨降临,庄稼拔节生长,他都听到啦。晚上回家,捧出心爱的瑶琴,调调琴弦,静静心神,琴弦上就流出好听的声音来。有时候,还随口编出几句歌词,边弹琴,边吟唱。歌声里有喜怒哀乐,琴声里有春夏秋冬,伯牙的心里舒坦极啦。
伯牙的弟弟却不喜欢听琴。为啥?原来他天生一副破锣嗓子,难听死哩。弟弟原来也想学琴,可是刚刚才拨弄几天,就耐不住性子了。一会儿嫌坐着太冷清,一会儿嫌拨着手指头儿疼,一会儿嫌调弦太麻烦。不小心又崩断了一根琴弦,就发誓再也不弹琴啦。他怎么会喜欢听琴呢?
伯牙的琴越弹越好,左邻右舍都夸奖伯牙有出息。弟弟心里却像塞进一把乱稻草,实在不是滋味,就到阿爸面前去挑拨。
第一天,弟弟对阿爸说:“阿爸阿爸,伯牙干活时总想着他的琴,今天的柴禾又割少了。”
阿爸笑笑,没搭理。第二天,弟弟又对阿爸说:“阿爸阿爸,伯牙自以为琴弹得好,见了人爱理不理。村子里都在议论他架子大哩。”
阿爸皱皱眉,没搭理。第三天,弟弟又对阿爸说:“阿爸阿爸,伯牙这么晚还在弹琴,吵得四邻睡不好觉,都在骂他哩。”
阿爸心烦死了,对伯牙大声嚷嚷:“勿要弹了!弹琴又不能当饭吃,弹琴又不能当衣穿。弹个屁!”
伯牙朝阿爸望望,阿爸的脸铁青铁青。伯牙朝弟弟看看,弟弟一双老鼠眼笑成了条缝。
这是怎么啦?好端端一家人家,从小在一起,都是和和气气,有说有笑的。为啥一忽儿就变成仇人似的呢?伯牙想不通,他深深叹了口气,闷声不响,挟起瑶琴出了门,走上村边小土山,把瑶琴轻轻放在大石块上,又弹奏起来。
悠扬的琴声传得老远老远,惊动了正在小草棚里挑灯夜读的一个年轻人。年轻人放下书本,走出门外,踏着月影,寻着琴声,不觉来到土山下。
呵!琴声是多么响亮,琴声是多么激昂。年轻人忘记自己在偷听,不禁高声喝采:“好。琴声巍巍,你的志气比泰山还要高尚!”
呵!琴声是多么清越,琴声是多么流畅。年轻人又忍不住啦:“好。琴声汤汤(shang shang商),你的胸怀比流不还要坦荡!”
伯牙心里一个格登,琴声没了。心想:我伯牙学琴这么多年,没有个知音人。能说声好听的,也说不出好在哪里。却还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,在当面败我名声。今天居然有人能猜中我的心,说出我这琴曲的意思来,了不起呵!他是我的知音人哪!我一定要见见他。
伯牙下山寻人,一个眉清目秀的读书人正在朝他傻笑哩。一问姓名,才知道他叫钟子期。钟子期家境贫困。白天上山砍柴,晚上点烛攻读,实在辛苦。
一天二天三天,一月二月三月。
伯牙和钟子期成了一对好朋友。每逢伯牙月下弹琴,总要请钟子期来听听。小土山成了他俩聚会的好地方。有了钟子期的鼓励,伯牙的琴艺越来越精湛;有了钟子期的指点,伯牙的琴声越来越动听。
村里人都说:“到底还是伯牙乖,干活有力气,弹琴真好听。哪像他弟弟,唱不会唱,做不会做,还要充好佬。”
伯牙的弟弟知道了,心里气呵!他把一肚子怨气都出在伯牙和钟子期两人身上,牙根痒得咝咝响,搜肠刮肚动坏脑筋。他想,独木不成林,伯牙的琴弹得好,都是因为有了子期。把子期赶走,伯牙一个人孤伶伶的,就没兴趣弹琴啦!对,非把他们两人拆散不可。
怎么拆散他们呢?想呵想呵,他终于又想出了个坏主意。
钟子期每天晚上到小土山听琴,总要走过一座小木桥。一个月黑天,伯牙的弟弟偷偷去把桥板抽掉一块。他想,让他摔一跤,吓一吓,下次就不敢来了。谁知道钟子期一脚踩空,竟掉下河里淹死了。
消息传来,伯牙心痛哪!抱着钟子期的尸体痛哭了一场。
回到家里,伯牙见到墙上挂着的瑶琴,就像见到了钟子期淡淡的笑容;拨动琴弦,就像听到了钟子期琅琅的声音。伯牙一咬牙说:“知音死了,弹琴还有啥意思?我这辈子再也不弹琴啦。”
伯牙拿起柴刀,割断琴弦,举起琴朝地下摔去。
嗨!谁知这一摔,却摔出一桩希奇事来。破碎的琴片从地下蹦起来,发出“嗡嗡嗡”的声音。伯牙的弟弟一听,不对!这琴片好像在唱:
“嗡嗡嗡,弟弟是个害人虫,叮叮叮,弟弟是个害人精。”
哎哟哟,莫非这是只神琴?不然它怎么知道呢?弟弟心慌意乱,一张脸吓得煞煞白,拼命往外逃去。逃呀!逃呀!弟弟糊里糊涂也逃到了那座小木桥上,一脚踩了个空。
“嗳哟—”扑通一声,弟弟也淹死了。
阿爸叹口气,到弟弟房里收拾衣物,才发现他床底下多出一块旧桥板。大家才明白了钟子期摔死的原因。村里人都说弟弟是自作孽,天报应。
村里人一道出了力,拆掉小木桥,造起小石桥,在桥上凿了“闻琴桥”三个大字。又索性把这个村子也叫做“闻琴村”。后来,伯牙死了。大家在他常常弹琴的土山上造了个亭子,取名“伯牙台”。这“桥上闻琴”就成了有名的“海盐十二景”之一。清代有人画了十二幅画,现在还保存在县博物馆。
年长月久,伯牙台坍了,闻琴桥却还在,桥上三个大字还蛮清楚哩,就在海盐县城的东面。闻琴村呢,就是现在海盐东门农药厂附近的那个村子。
【爱海盐】“盐途乡音·吾讲倷听”专栏
发布于:北京市有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吗,股票配资世界门户,长沙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